落户资讯网落户一对一咨询服务
栏目:应届生入户 人气:0 时间:2023-02-07 来源:网络
(小时调查|交6.8万保你拿到好offer?起底应届生求职机构“生意经”)
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记者黄小星见习记者刘俏言
你愿意为了找工作,交上一笔巨额“学费”吗?
2020年秋招季陆续开启,市面上1000多家求职机构,近9成都推出了“保左边offer右边计划”。动辄1万到10万不等的价位,却能吸引大量学生报名,他们把求职时的焦虑和迷茫,“外包”给求职机构。
这个计划中,简历可以被润色,实习经历可以被填充,应聘可以被内推,最终能确保学生在毕业之前拿到一份左边offer右边。看起来,只要舍得砸钱,就会有“工作”从天而降。但事实上,中间到底有什么套路,只有求职机构自己清楚。
被“保左边offer右边计划”坑了一把的赵岩,在秋招最宝贵的时间,却走上维权之路;曾经的求职导师于彤,看过太多草率的指导,愈发谨言慎行;而有8年职前教育销售经验的王涵,看透内幕后,彻底离开这个行业。
交了钱真能确保左边offer右边吗?“保左边offer右边计划”的水究竟有多深?在多家求职机构的内容制作、销售、导师的口中,钱江晚报·小时记者试图拼凑出,数万元保左边offer右边计划背后,求职机构的“生意经”。
“保左边offer右边计划”
目标最早指向国外顶尖留学生
Offer可以“买”来吗?在某些求职机构的销售口中,完全可以。
“简历不够优秀?我们来替你润色包装;担心没有实习经验?给你介绍远程实习;怕笔试面试过不了?给你提供海量题库和一对一模拟面试;担心对行业不了解?我们有行业的资深导师和你每天沟通。总之,在求职的每一步,都能让你有飞跃,最终保证你拿到心仪的左边offer右边……”
提供这样求职服务的机构,被称为职前教育培训公司。在“IT桔子”上搜索“职前教育”这个新兴行业,刨除混淆概念的公司,符合精准定义的职前教育公司,有一千多家。
2014—2016年,职前教育机构疯狂增长。第一批职前教育机构,如“职业娃”、“职优你”、“爱思益”、“小灶能力派”等等,现在还依旧活跃在市场上,是大学生群体内较为知名的求职机构。
随着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,求职焦虑上升,大量腰部求职机构,得以有空间抢夺分食剩下的学生市场,所谓“保左边offer右边计划”,也应运而生。
国内最早一批做求职销售的王涵告诉钱江晚报·小时记者,“保左边offer右边计划”,起初是主要面向国外顶尖留学生提供的服务方案。国内的秋招季,相对国外的毕业时间要早一些,在线上面试还没有成为常态的情况下,帮助留学生精准获取各个企业的招聘时机,找准对应策略是服务的主要内容。
在某职前教育业内人士的观察中,报名“保左边offer右边计划”的学生,有60%—80%都是海归研究生,且名校居多。留学生相对家庭富裕,对于他们来说,花4万元左右来弥补信息差,不算吃亏。
但随着各家机构竞争的不断加剧,从提供服务到给出承诺,“保左边offer右边计划”的海口越夸越大。某求职机构销售提到,现在的“保左边offer右边计划”,试图给学生营造一种“花了钱就能找到工作”的感觉,这也是顺利销售的关键。
花数万入坑求职
只为在秋招“买”一个好工作
对应届生来说,秋招是极为难得的机会,参与的大企业多,就业机会多。一旦错过秋招的三个月,明年的春招以中小型企业为主,大企业数量极少,且还要和考研失败的人竞争。万一再错过春招,学生就会彻底失去应届生身份,和其他有工作经验的人一起竞争社招,能够录取的概率不言而喻。
张敏差一点就报名了这个计划。她在国内TOP10的重点大学读经济学,虽然成绩不在上游,但也不算差。随着2020届毕业生的秋招陆续开始,张敏试着投了几家互联网大厂的提前批招聘,结果石沉大海。
张敏有些头疼。她关注了不少求职左边公众号右边,想拿到某篇推文中所说的“2020届秋招最全投递时间表格”,但这需要先转发推文再进群。
群里的“求职小助手”,一开始还在发一些企业的秋招信息,几天之后,“雅诗兰黛集团内推名额仅剩1位”“行业名师一对一辅导简历”……每一条信息都诱惑着起初只想“免费改简历”的张敏,于是,她点开“资深求职老师”小马的微信。
随后,张敏被单独拉到一个小群,群名就叫“张敏的求职规划群”。小马老师简单分析了她的简历之后,强调说:“你的资历是很优秀的,只要再去包装一下,加上全程辅导,一定会拿到互联网大厂的左边offer右边。”
张敏还没反应过来,一张“保左边offer右边计划”的长图发了过来。“拿不到左边offer右边全额退款”“尾款付入职第一个月工资的20%”“海量互联网岗位内推名额”……每一样服务,都打到了她的心坎上。
报名费六万八,张敏有些心动,但最终还是因为价格高于承受而止步。“如果价格在4万左右,我真的就买了。”她说。
但真正交钱的人不在少数。某求职机构的销售顾问向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记者透露,秋招前后,他所就职的销售机构的营业额在300万左右,一个月就能收80多名学生。其中转化率最高的,就是毕业100天到200天、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。
几千套餐&上万套餐
不满退费率少则70%以上多则全部
秋招如此重要,花钱抢先手自然是一部分学生的最佳选择。可问题在于,上万元的求职套餐,真的会让人拿到梦寐以求的工作吗?
赵岩是上海一所普通大学的学生。在秋招之前,她们全班同学被辅导员留下,强制要求听某培训机构前来推销的就业宣讲课。“如果花钱就能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,找到个世界500强工作还是很好的。”她想。
赵岩没有选择很高价位的套餐,选了一档几千块左右的。她们全班连同隔壁学院的学生,基本都报名了。接着,她们被拉进一个400多人的分群,有老师每天在群里发实习消息。平时周末,培训机构老师会来学校讲求职课,但是内容“无外乎都是百度上能够找到的。”
“类似从象牙塔到金字塔这种课,我听了有什么用呢?我连工作都没有,我为啥要学怎么转变心态?”赵岩有些不理解。
让她更愤怒的是,群里的实习消息没发多久就断掉了。带她们的老师变得很忙,投简历要自己投,接到面试通知问老师怎么准备,老师在面试结束之后才回她。直到秋招尾声,她也没有拿到一份左边offer右边。
班上的20多个同学情况基本类似。他们认为,这些所谓的老师,并没有提供专业的服务,“保左边offer右边”更是无稽之谈。于是班长牵头,几个学生闹到了公司的总部,但是班长遭到威胁:再闹,就拉入企业黑名单,永不录用。学生们很害怕,虽然过后发现,这个威胁也是扯谈。
临近春招,本就为了找工作焦头烂额的学生们,也疲于应付求职老师的扯皮。赵岩说,虽然最后20多个人拿到退款,但也消耗了大量的精力,最后找到的工作,也与机构毫无关系。
那么购买更昂贵的高价套餐,会不会得到更好的服务呢?
求职机构并不愿意公开相关数据,但王涵向记者透露,报名“保左边offer右边计划”套餐的学生,保守来说,退费率有70%以上,但即便靠剩下的3成,也可以维持公司的运转。因为只要有学生签单,对于公司而言就是一本万利。
虚假内推&远程实习
每一个环节都有满满的获利套路
“这一行水太深了,”王涵说。如今,他已彻底离开这个行业。
杨栅曾在一家腰部求职机构实习了一年,做内容生产的线上课程,主要就是职前的培训课。她坦言,所有的视频内容,就是在百度上搜两三篇文章,进行整合和洗稿,再转化成视频。
这一年,杨栅看到最多的,是每天黑板上的“战报”,今天签了多少个学生,有没有达到指标。接连几个月,她一口气做了400多个视频,放到公司的网站上做“知识付费”,直到后来“找不到素材可抄”。
“我们公司那些辅导求职的老师学历都很差,你在网上看到的导师履历全都真假掺半,一件小事能给吹得很大。”她告诉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记者,公司宣传上说的,那些通过“保左边offer右边计划”拿到名企左边offer右边的学生,有99%都是假的,连名字都是他们现编的。
至于学生最在乎的内推名额,“水分”就更大了。“很多所谓的内推,都是员工利用自己的人脉进行的。比如说,他们认识某公司的HR,把简历发给HR就叫内推了。更有甚者,或者压根就不认识HR,直接在网上找HR的联系方式打电话过去;还有些内推名额,甚至本来就是企业自己放出来的,但是被求职机构直接拿来宣传是自己的渠道。”王涵透露。
王涵觉得,学生求职规划应该尽可能提前,“市面上有很多找实习的平台,例如实习僧、刺猬等等,如果因为课业繁忙或者城市没有好的实习机会,还可以去选择JobReady最职前和Insidesherp这样的虚拟实习,有了对目标岗位的体验,才能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到底是什么。”但一些奔着给简历增光添彩的“名企远程实习”、“企业资深导师带队”,却成了获利的好机会。
曾经在澳洲知名金融机构就职的尼克,也曾是企业资深导师的一员。起初,他只带一个学生,带三个月。后来培训机构和他商量,“老师,我一个月给你送三个学生,你就稍微带一带,我们可以长期合作。”尼克有点懵,一个月,能学到什么实用的东西呢?
这样的“远程实习”生意,事实上已然成为一门灰色产业。企业员工给出报价,机构把报价翻三到十倍给到学生。员工向单位申请一个实习生能赚到外快,机构从中拿差价,而学生则收获了一份名企实习的经历,“至于有没有真的学到东西,有些学生并不在乎,他们只想买一份经历,给简历添一笔。”王涵拿出一份企业导师的报价单说道。
通常,王涵他们会找一些贩卖信息的机构合作收简历,一张简历9到10块钱,然后再一一打电话过去。为了让学生签单,很多销售会空口许下根本完成不了的承诺。而这样的承诺,会导致学生实际拿到的左边offer右边和期望上的落差。
如今,网上出现大量对保左边offer右边计划的吐槽和讨论,机构需要再花巨款去写好评、删贴,获客成本进一步提高,形成恶性循环。王涵说,因此,即便应届生数量连年增高,但求职机构的净利润却一直在缩减,行业一直处在不温不火的尴尬阶段。
但作为硬币的另一面,有4年大学生职前教育经验的于彤坦言,大部分学生都比较“懒”,觉得交了钱就万事大吉,“培训机构存在的本身并没有错,问题在于,学生如何看待培训机构。”她感受过,在迷茫和焦虑中的学生,因为交了钱,会像抓救命稻草一样,逼着导师给他们“最好的”方向。
“但凡抱着‘买’工作心态的学生,100%是找不到心仪工作的,最后能找到工作,仍然要靠学生自己。”于彤说。
(文中人物均为化名)
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摘编、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,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左边法律右边责任。
举报/反馈
扫描上面二维码,微信咨询
落户咨询热线:133-7767-2635
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经本站整理和编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、交流和学习之目的,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,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,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。管理员邮箱:y569#qq.com(#转@)